这个宝宝右手曾经多了一个拇指,孩子的妈妈在手术台上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当场就哭了。
一家人也是在伤心情绪当中度过了二十几天,随后开始想办法去了解宝宝多指的相关信息。
从网络咨询到医院面诊,这一路的奔波很辛苦,也很有收获,看着宝宝自信地伸出的双手,妈妈说:“轻舟已过万重山!”
从慌张到冷静,最后全家出动
宝宝出生之后,孩子爸爸开始搜集多指方面的信息,包括一些国外的文献也去看了。
了解到多指其实并不是想象当中的那么可怕,所以立马就带着宝宝到周边的医院都做了很多的了解。
当时得到的答复是让孩子6个月的时候先去看看,然后再做检查,但是手术的时间却是不确定的。
考虑到不想让孩子等太久,一家人还是决定再继续去问诊,也是在宝宝1个多月的时候找到了我这边。
展开剩余79%其实宝宝的情况还是比较明确的,右手属于是IV型的多指畸形,一般在孩子6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手术了。
所以在得到准确的答案之后,一家人也是决定全体出动,爸爸妈妈带着外公外婆一起来了门诊,全家人来陪着宝宝做手术。
妈妈和爸爸的想法就是既然要做,那么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人生经验:千万不要拖
在宝宝6个月的时候,顺利进行了多指的手术。
虽然是比较常规的手术,但也并不是简单地切掉多余的手指。
像这个宝宝的IV型多指,还需要对拇指的关节囊等做相应的调整来让宝宝的手指在功能上有更好的恢复空间。
所以不仅是手术时候需要仔细设计和操作,术后同样也要家长去做好护理和康复的工作。
对于如何给孩子做功能锻炼,妈妈也是有自己的经验之谈:
手术要趁早,锻炼也要趁早!
妈妈说现在宝宝1岁多了,可以明显感觉到孩子抗拒的意识比较强烈了。
以往在孩子小的时候还可以一把把孩子的手抓住,然后去给孩子锻炼拇指的屈伸动作,这样孩子虽然有抗拒的情绪,但是力气小,家长还是可以去带着孩子锻炼的。
而且妈妈也有和其他家长交流的经验,大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有比较明显的抗拒意识,所以家长花费的精力会比较多。
不过在给宝宝做功能锻炼的时候,妈妈同样也遇见了挑战。
就是在做功能锻炼的头一个星期,宝宝由于刚做完手术有些不适应,所以并不配合,经常挣扎得满头大汗,这样子把外公外婆都吓到了,不敢再给孩子掰手指了。
但是妈妈一看这怎么可以?
于是依旧狠下心去给孩子一遍遍活动拇指做屈伸动作,孩子哭得哇哇叫。
外公外婆实在是不忍心,只好关上门走出了房间,不愿意看见宝宝哭闹,直到妈妈功能锻炼结束后再才重新回到房间里。
妈妈也是感慨,只有设身处地地去做了这件事后才知道护理一个孩子背后的艰辛!
轻舟已过万重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一次的经历,对于宝宝、对于家长而言,不仅是磨难,也是成长。
妈妈的看法是虽然孩子多了一根手指看似不好,但这是宝宝的一个坎,只要迈过去了,往后便再无阻拦。
而且自己也从当中学到了很多,就像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现在回头再看,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去担心的了。
一开始一家人带着宝宝出去玩都是用衣服去遮掩宝宝的右手,但是现在,妈妈会说“快去牵这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手”这些话去鼓励孩子用手,而宝宝也会自信地伸出手去主动握手。
妈妈至今忘不了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晚上,自己和孩子爸爸一起为孩子将来焦虑的情形,担心孩子写字、担心孩子自卑,而现在看着宝宝无忧无虑的样子,这些担忧早就烟消云散了。
人生就是如此奇妙,过往的磨难不会成为痛苦的回忆,只会让人更加珍惜眼前,轻舟已过万重山,再往前就是人生的平坦大道!
发布于:湖北省联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